缺陷性质分析-根据加工工艺分析缺陷性质
超声检测除了确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外,还应尽可能判定缺陷的性质。不同性质的缺陷危害程度不同,例如裂纹就比气孔、夹渣危害大很多。因此,缺陷定性十分重要。
缺陷定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目前的A型超声波检测仪只能提供缺陷回波的时间和幅度两方面的信息。检测人员根据这两方面的信息来判定缺陷的性质是有困难的。实际检测中常常是根据经验并结合工件的加工工艺、缺陷特征、缺陷波形和底波情况来分析估计缺陷的性质。
根据加工工艺分析缺陷性质
工件内所形成的各种缺陷与加工工艺密切相关。例如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气孔、夹渣、未熔合、未焊透和裂纹等缺陷。铸造过程中可能产生气孔、缩孔、疏松和裂纹等缺陷。锻造过程中可能产生夹层、折叠、白点和裂纹等缺陷。在检测前应查阅有关工件的图纸和资料,了解工件的材料、结构特点、几何尺寸和加工工艺,对于正确判定缺陷的性质是十分有益的。